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What's known,...and lacking (下集)

延續之前上集的分享
下集總算出來囉~
由於內容相當豐富
且張秀雯助理教授 於 輕微聽損暨新式輔具研發學術研討會中 演講內容已整理許多(可參看之前的文章http://cuhltaiwan.blogspot.tw/2016/05/blog-post.html)
故在此只提及部分資訊


●演講主題: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What's known,...and lacking (下集) 
●演講人:Dr Teresa Ching (澳洲國家聲學實驗室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ies,資深研究員) 
●影音資料來源:https://youtu.be/yrIyMKN8lpI 
●影音發佈日期:2015/2/5 
●下集演講內容大致包含:


I. 有沒有證據可作為單側聽損兒童在聽力學上處置的依據?
II.與單側聽損兒童家庭的諮商
III.對於單側聽損兒童,在輔具上的選擇
IV. 直至現在,對於單側聽損兒童,還有什麼是我們仍未知的?
V. 簡介Children Unilateral Hearing Loss(CUHL) study


I. 有沒有證據可作為單側聽損兒童在聽力學上處置的依據?

講者探討了四篇文獻及一個對於澳洲嬰幼兒聽力師的問卷調查結果


第一個文獻為:Amplification Considerations for Children With Minimal or Mild Bilateral Hearing Loss and Unilateral Hearing Loss(Sarch Mckay, AuD, Judith S. Gravel, PhD, and Anne Marie Tharpe, PhD)內容指出
在針對所有相關文獻的探討後發現:
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孩童會有嚴重的學習困難
亦無法確定早期的輔具介入是否能使這些孩童避免日後所會面對的困難


第二篇文獻則是由刊登於美國聽力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的嬰幼兒指南中,整理的數個研究結果指出:
針對配戴輔具的單側聽損兒童
在Davis et al, 2001的研究結果發現:27名選配助聽器的單側聽損個案,有50%從不曾配戴;有4%只會在學校配戴;只有26%全時配戴
在McKay et al, 2002的研究結果發現:20名聽損為中度到重度、年齡介於2~17歲的單側聽損個案家長認為:在孩子3歲以前,有無配戴輔具的聽力表現並沒有明顯差別
而在McKay et al, 2007的研究結果發現:53名7~12歲的單側聽損兒中,有32%的單側聽損個案即使配戴助聽器及接受相關支持服務後,仍然在「兒童在家庭環境中聽覺困難表現」CHILD (Children’s Home Inventory for Listening Difficulties)的問卷中呈現不理想的分數


第三篇文獻則是Kiese-Himmel, 2000,欲探討聽損兒童對於助聽器的接受性
和單側聽損兒童有關的研究結果指出:
  1. 單側聽損兒童配戴的時間較雙側聽損兒童少
  2. 輕度到中度的單側聽損兒童相較於重度到極重度的單側聽損兒童來說,較可接受助聽器。這是由於對於重度聽損以上的孩童來說,助聽器對於他們無法產生幫助


第四篇文獻則是相同團隊、不同年份的研究(Kiese-Himmel, 2002):
在標準的語言學測驗下
單側聽損兒童的表現和一般聽力正常的孩童並沒有差別


最後一個則是針對澳洲52位嬰幼兒聽力師進行問卷調查:
當面臨單側聽損兒童時
他們建議的處置及持續追蹤的成效等
可以發現每位聽力師對於單側聽損兒童的處置、態度不盡相同
此外,單側聽損兒童家庭在面對孩童的態度亦是有所差別

II. 與單側聽損兒童家庭的諮商

聽力師除了能建議單側聽損兒童其聽力學上的處置
對於單側聽損兒童家庭的諮商更是不能缺少
而諮商內容又包括:
  1. 在音源辨位上,孩子可能會有的困難
  2. 在噪音情境下,孩子所會面臨的難題
  3. 應該如何保護好耳的聽力
  4. 在教室中,單側聽損兒應該如何選擇適當的位置

III. 對於單側聽損兒童,在輔具上的選擇



  1. 穿戴式的裝置,包含:助聽器、調頻助聽系統、
  2. 植入式裝置,包含:人工電子耳(CI)、骨導植入式助聽器(BAHA)

IV. 直至現在,對於單側聽損兒童,還有什麼是我們仍未知的?

最後,講者總結了對於單側聽損兒童
我們目前仍未知的:
  1. 早期配戴助聽輔具的成效?
  2. 若不進行治療,對於不同聽損程度的單側聽損兒童的影響?
  3. 如何預測單側聽損兒童的日後發展?(他們會有早期的障礙表徵嗎?如何有效地介入並改善狀況?)
並補充Yoshinaga-Itano et al於2008年在Sem Hear期刊上指出:
目前並沒有研究比較輕度雙側聽損及單側聽損兒童在進行治療及不治療下的差別

V. 簡介Children Unilateral Hearing Loss(CUHL) study

CUHL是由澳洲國家聲學實驗室(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ies of Australia)主導的一項研究計畫,旨在試圖解決目前針對單側聽損兒童仍未知的問題
方法為透過對單側聽損兒童個案進行前瞻式及長期的追蹤達到研究成果
計畫網站連結:www.cuhl.nal.gov.a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